基本防水工程介紹
防水處理的順序應是由大至小、由高至低,先做牆,再做地板。從發現滲漏的問題根源找出解決方案,以按部就班,進行完整的評估與SOP,包括材料及施工規劃,再進行防水處理工程。
選用的防水材質也有所講究,價格也有差異。水性防水材料施做容易、價格便宜,但相對來說使用年限較短。油性則相反,價格較高,施做時也對於表面的乾燥程度有要求。工法複雜,但使用年限久,對泡水侵蝕的承受度高很多。
在防水處理項目中,屋頂、外牆防水工程、浴室防水工程皆為一般大眾最常施作的防水工程,因為外牆長年日曬雨淋,而浴室也是最常接觸到水的區域。再加上台灣地震頻繁,溫差較大,濕氣也較大,一旦混凝土龜裂、產生縫隙,容易滲水產生壁癌。
若能夠在發生漏水狀況前,提早進行防水工程,就能夠有效的減緩建築外牆、屋頂,長年累月風吹日晒雨淋,以及浴室長久接觸水造成的的老化問題,連帶產生的結構危機,提早避免未來壁癌的發生!